为全面总结2024年度教育教学工作,明确未来发展方向,12月31日上午,学校召开2024年度教学工作总结专题会。董事长陈卓国,校长黄大乾,副校长钱建国,副校长肖坤,副校长程胜军出席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陈靓秋主持。
会上,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处部门相关负责人汇报了2024年度教学工作情况。教务处副处长龙婷汇报了2024年度教学运行情况。2024年我校跨越式发展,学生规模剧增,武汉咸宁两校区教师教学效果显著,学校科学统筹两校区教学管理,全面落实好“条块结合、以条为主”教学管理模式。
图 教务处副处长龙婷汇报
图 教务处副处长盖卫东汇报
教务处副处长盖卫东系统回顾了我校2024年度教研教改情况。2024年我校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实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教研教改项目规范化管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学科竞赛突出实效,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图 教学质量管理处处长姚晓菊汇报
教学质量管理处处长姚晓菊按照“数据说话、及时反馈、持续改进”原则,对2024年度教学质量进行了反馈汇报。通过“点线面结合,教情学情结合,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督导结合,管服结合”的方式,对两个校区的教学主要环节的质量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测和评价。2024年各学院课堂教学均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和亮点,督导评价分数、学生出勤率均有提升。
教育学院院长李保强以《承湖商精髓·育卓越教师——教育学院青年教师成长密码》为题,介绍了学院青年教师培养经验。计算机科学院与技术学院李忠明教授以“找三方关键,抓五字落实”基本教学工作思路,分享了学院两校区日常教学运行管理经验。外国语学院邵建芳教授从学院特色教改活动出发展示了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经验与成效。会计学院院长郑晓燕对智能会计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经验进行了交流。学院持续推进“八共同”建设产业学院,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创新产教融合合作模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张亚南凝练学院教研教改亮点及特色,交流了学院内驱动力激发,培育重点,推广经验等具体措施和实施步骤,群策群力总结了“六个一”创新育人方法。
这一年,面对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学校精准识变、科学应变、全面谋划、同向发力,推进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见行见效,教学运行高效稳定有序,教学研究数量质量明显提升,教学质量全过程监控指导。同时,各二级学院在教学运行管理、教研教改、产业学院建设等方面也做出了诸多积极探索和改革,成绩可圈可点。
黄大乾在听取汇报后表示,学校召开年度教学工作总结专题会十分必要,是一场相互交流启发的学习会。他针对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处和相关学院交流汇报的内容逐一进行了点评和肯定。他认为,这一年我校在两校区教学管理、教研教改情况、青年教师培养、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改革成效。随后,黄大乾以《新形势·新思路·新起点·新征程》为主题,系统梳理了我校2024年教学工作亮点。这一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本专科专业调整优化,教改教改项目申报立项成果丰硕,科学构建具有湖商鲜明特色、高质量的校本通识类课程教材。2025年,面对新形势,要有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的新思维。教育教学工作统筹实施专业集群建设工程、专业建设提质工程、培养模式改革工程、课程改革赋能工程、校本教材建设工程、产教融合推进工程、教学成果培育工程、教学管理服务工程、教学能力提升工程、质量文化建设工程“十大工程”,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董事长陈卓国教授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这一年,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教学管理服务不断改进,学科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迈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陈卓国最后强调,学校将继续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办学定位,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设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型高等院校。
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教学质量管理处主要负责人,全校教学督导员,各二级学院班子成员、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及教师代表,教务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咸宁校区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同步线上参会。